张文军:制丝车间的“电气医生”

 

保护眼睛:   

字体 〗〖 关闭 Close    来源:东方烟草报  更新日期:2025-07-16

他说凡事能够坚持1万个小时,便能成为行家里手。他从一名学徒开始,逐渐成长为“维修大拿”。他就是张文军,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丰卷烟厂制丝车间电工班班长、电气高级技师、江西中烟张文军电气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多年来,他始终秉持“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努力工作,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楷模。

一丝不苟 刻苦钻研

张文军一直是广丰卷烟厂的电气“骨干”,许多电气设备上的“疑难杂症”都被他轻松解决了,大家都称呼他为“电气医生”。

参加工作之初,张文军便下定决心要学好电气知识,练好电气修理本领。他从“电气小白”到“技术大拿”,其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电气技术上,这让他很快便胜任了电工岗位,不久被提拔为电工班组长,负责制丝线的电气设备修理工作。

“在技术学习上永远追求精益求精、在修理设备时必须保持一丝不苟。”这是张文军多年来秉承的理念。每次设备技术改造,张文军都主动挑起电气技术革新的大梁。

2013年10月,江西中烟决定将井烟薄片线整体迁移至广丰卷烟厂,厂里将薄片线电控技术改造重任交给了张文军,这项工作难度大、责任重、涉及的专业知识广,但张文军没有退缩。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张文军带领电工团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圆满完成了薄片线异地搬迁任务。

2019年,广丰卷烟厂易地搬迁成功,制丝车间全部采用了新的设备生产线,全新的机器需要全新的知识才能驾驭。而此时,车间原来的电工班班长、电气技能人才徐建被调到高架物流岗位上,班长重担便落在了张文军身上。张文军更加忙碌了,有时候一连几天都在厂里待到很晚才回家。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很快掌握了新机器设备的操作技巧。

全力以赴 勇于创新

从一开始只有一个创新工作台,到如今拥有可供模拟训练的12个实操训练台,张文军电气创新工作室不断建设完善。这是张文军和工作室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边忙着新厂电气设备生产保障工作,一边忙着创新工作室的建设,虽然辛苦,但张文军乐在其中:“能为车间的发展贡献力量,我特别高兴。”

创新工作室的硬件组装、软件测试运行,全是张文军带领工作室成员自主完成的。一次次技术创新、一次次自我突破,让工作室得到了厂部的赞扬和公司的认可。多年来,创新工作室牵头的多个QC课题获得省级、行业级优秀奖项。

从工作中得到的创新灵感也为他在创新工作室开展专利开发提供了帮助。多年来,张文军及其团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6项、发明专利授权3项,创新成果均运用于卷烟加工生产各个环节,方便了员工操作、优化了设备设施。

笃行不怠 无私奉献

成为创新工作室领头人后,张文军开始制定培训计划、执行实操教学、开展技能竞赛与技术创新工作。既是管理者也是师傅的张文军,把创新工作室当成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的重要阵地。接受过创新工作室培训的人员由原来的广丰卷烟厂制丝车间电工班人员扩展为整个广丰卷烟厂电气团队。

经过多年的发展,张文军电气创新工作室早已名声在外。行业首届电气修理工三级技能鉴定考核、江西中烟第十五届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一届电气修理职业技能竞赛、广丰卷烟厂电气技能竞赛的相关项目均在创新工作室开展。

目前,张文军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培养新人方面。“电气技术人才的断层现象不容忽视,企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电气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人才需要慢慢培养才行。”张文军说,“我将尽最大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已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