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质检战线上的“巾帼卫士”

 

保护眼睛:   

字体 〗〖 关闭 Close    来源:央广网  更新日期:2025-08-27

在江西中烟南昌卷烟厂,品质管理科有这样一群女职工。她们坚守“产品质量无小事”的理念,以“一专多能”的适应性扎根岗位,用创新思维浇灌出质量管理的繁花硕果,在工艺质量管理的道路上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用“她力量”共同打造金叶“质”造的闪亮名片。

质量意识的“守护者”

平日里总是面带微笑的熊希,是品质管理科一位年轻的检验组长。一旦投身工作,她便立刻切换至严肃认真的模式。她深知首自检对于生产线的重要性,做好首自检就是给生产线“把好第一脉”,否则“脉象不准,后面全是虚功”。

每天,熊希都会雷打不动地巡检22组机台:仔细检查首自检记录、认真查看自检留样、随机验证点检实效。她总是带着温度给操作工们送上专业提醒:“老座,机台在修啊,那修好第一时间,一定要把首自检、点检做好再正常开车”,“昨天成品检验,机台卷烟抽样因为空头有失分情况,今天点检记得多做几组测试,多观察两分钟”。这些贴心的话语、不厌其烦的提醒,让操作工们打心底里接受并牢记着事前预防的重要性。

1.jpg

在熊希的言传身教下,“做好首自检”这个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质量关卡,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这套“首自检三步骤”使质量管控从被动巡查转向主动防御,将90%的潜在风险拦截在生产源头。

队伍技能的“焕新者”

品质管理科打破原有工作职能的束缚,通过轮岗上岗和岗位轮换实践活动,实现部门员工“一岗多能”,为南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保驾护航。这其中,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的检验员罗丽丽,成为了品质管理科“跨界赋能”的一位“先锋员”。年轻同事劝她留在熟悉的岗位,她却笑着说:“老树也得抽新枝,不然要被你们这些小苗比下去咯。”

在制丝检验岗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她,毫不犹豫地离开自己的“舒适圈”,转而在卷包成型检验岗位上以“徒弟”的身份重新开始学习锻炼。有人心疼她快退休还这么拼,她却坚定地表示:“检验员的眼睛要像钢尺一样精准,现在换个岗位,正好磨磨这双‘老眼睛’。”在她看来,离开“熟地”不是挑战,而是南烟人刻在骨子里的“一专多能”基因在作祟,即使在职业生涯的收官阶段也绝不懈怠。

思维创新的“开拓者”

在品质管理科的成品检验室,成品检验组长熊琳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思维。她精心打造的“从外在缺陷表象倒推过程问题节点工作法”引发了一场“蝴蝶效应”。

她将多年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外观缺陷诊断图谱》,用200多组照片构建起缺陷特征对比图。这个被组员称为“质检宝典”的创新成果,让产品缺陷问题定位时间大幅缩短60%。通过将常见质量缺陷转化为可视化图谱,新员工培训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4周。车间老师傅不禁感叹:“以前教徒弟靠经验,现在按图索骥就能准确定位问题。”

2.jpg


面对实验室数据一致性和精准度的难题,熊琳主动牵头成立“数据监控与质量提升小组”。她们定期校准测试设备,开展跨实验室数据比对,整合成品日出库检验数据与技术中心监督数据,建立异常数据追溯台账。每日同步生产线工艺参数与实验室日检测结果,采用统计方法筛查离群值,使异常数据复测率达100%,数据置信度提升至95%以上。

在工艺质量管理的征程中,南昌卷烟厂品质管理科的女职工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她们以柔肩担重任,用匠心守初心,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不断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因为她们深知,真正的卓越,永远在路上。


本文已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