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嘹亮绕兴国

 

保护眼睛:   

字体 〗〖 关闭 Close    来源:南昌卷烟厂  更新日期:2025-03-19

在赣南的崇山峻岭间,有一种音乐,穿越了千年的风霜雨雪,依旧在山谷间回荡,那就是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是江西省兴国县的地方传统音乐,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兴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兴国山歌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秦末时期,是当时兴国上洛山的伐木工人所唱的歌曲。这种山歌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三打铁、联唱、轮唱等。

“哎呀嘞……”这一声高亢而悠长的起调,仿佛是兴国大地对历史的呼唤、对未来的期许。它不仅是一个音乐符号,更是一种文化标识,承载着兴国人民的喜怒哀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兴国山歌伴随着兴国人民成长,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旋律。

兴国山歌之所以能流传千年,历久弥新,离不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兴国山歌的歌词大多来源于生活,质朴无华,却又打动人心。它们或描绘山川美景,或反映社会现实。每一句歌词,都是兴国人民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这种贴近生活的艺术表达,使兴国山歌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兴国山歌的曲调丰富多样,既可以激昂高亢,又可以委婉细腻。它们如山间清风,轻拂人心;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这些曲调不仅体现了兴国人民的性格特点,也展现出地方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在演唱形式上,兴国山歌更是灵活多变,独唱、对唱、齐唱、轮唱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场合、不同情感表达的需要。

兴国山歌蕴含着兴国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在兴国山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兴国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兴国山歌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兴国山歌,兴国县曾举办“兴国山歌”传承人培训班,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兴国山歌爱好者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掌握了山歌的演唱技巧,并将山歌发扬光大。如今,兴国山歌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续写新时代的篇章。

本文已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