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保护眼睛:   

字体 〗〖 关闭 Close  作者:王淑华  来源:井冈山卷烟厂  更新日期:2025-04-23

时光浅浅,书香致远。读书的重要性被历代文人所强调,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出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表明了饱读诗书对气质的影响,欧阳修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认为读书是立学立身的根本。

从小我们就读过很多关于刻苦读书的故事,从“凿壁偷光”到“囊萤映雪”,从“头悬梁,锥刺股”到“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可以说,读书的种子早已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而读书带给我们的影响也远远超出预想,那些读过的书早已融入血液,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因此,当我们看见漫天大雪,就会吟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我们观察事物,就会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都是读书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时代在书香中发展。人类从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走来,经过书信时代来到“读屏”时代。前人把经验写在书中,后人从书中获得启发与灵感。如果没有书香滋养,瓦特的蒸汽机不知何时问世;如果没有书香浸润,爱迪生的灯泡不知何时发光;如果没有书香熏陶,图灵的计算机不知还要晚上几年。书籍是进步之门的钥匙,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当我们翻看书籍,恰如翻过时代的一幕幕画面,从中窥探人类如何一步步走来。

文化在书香中传承。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类的发展不只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没有文化的传承,人类历史可能仍处于礼未立、乐未成的蛮荒时代。正是在以书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有志之士的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中国人内心深深扎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塑造了中国人的气节和脊梁,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熠熠发光。通过书籍,各种文化得以更好地交流,我们得以窥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人们在书香中成长。儿童读书启智,启蒙读物让孩子初识世界;少年读书明理,“少年强则国强”鞭策年轻人不断成长;中年读书沉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心性从中磨炼;老年读书品味人生,内心更加豁达自在、恬淡从容。我们在史书中看成败、知兴替,在诗歌中情飞扬、志高昂,在哲学书中知规律、启智慧。

读书是成长最好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把读书作为终身课题,在迷茫时、喜悦时、孤独时捧起一本书,为心灵带来宁静致远的力量。让我们与书香为伴,在阅读中前行。

本文已被浏览